查看原文
其他

海运费暴涨10倍还抢不到货柜!出路在哪?

陈婧 国是直通车 2021-10-02

喜忧参半


近日,#海运费暴涨10倍还抢不到货柜#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实际上,“一箱难求”持续了一段时间,是最近航运界最头痛的事。今年以来,全球集装箱海运价格一路向上,成为眼下外贸的最大威胁。


虽然订单回流,但是原材料价格上升,海运成本暴涨,外贸企业有货运不出去。未来的出路在哪?


集装箱为什么“一箱难求”?


集装箱“一箱难求”,为什么?


一是中国同其他国家从疫情中恢复的步伐不一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中国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份额提升,对集装箱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石先进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疫情发生后,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与防控开放不同步,使货物生产和需求恢复不平衡。由于海运行业有运量大、能力强和运费低等优点,占据了国际贸易运输方式中的80%,相对而言是“刚需”。


二是从海外运回中国的集装箱数量不足。王孝松认为,海外复工复产步伐缓慢,出口量不足,航运公司基于成本因素,选择采用小型船舶运输或多家公司联合运输等方式返程,装货集装箱运回的数量下降。


“此外,海外圣诞产品在7至8月间集中出货,使船舶仓位紧张的状况更为严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一箱难求’的局面。”王孝松分析称。


三是海外硬件设施较差导致大量集装箱滞留。王孝松认为,美欧等发达国家的港口设备普遍老旧,并且工人供给不足,这就会造成海运船舶堵塞、集装箱装卸时间延长。此外,堆场密度过高阻碍集装箱场内运输,进一步降低港口作业效率,因此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港口存在集装箱大量积压滞留的状况。


四是燃油的原因。石先进认为,一是油价上涨推动供给成本上涨,二是某些国家升级燃油标准,例如欧盟,要求或逐步淘汰污染型燃油可能会加剧市场紧张,目前某些干散货生产商计划只租用燃料系统符合特定环境标准的船只。


“刚性需求下的供给侧运力主动调整,主要发生在疫情冲击的早期,而目前运价压力主要来自需求侧的复苏。”石先进说。


他认为,从海运能力需求方面看,各国疫情防控能力增强后相继开放,大规模刺激计划推动经济复苏,尤其是与外贸最密切的部门需求的复苏,拉动供应链多个环节库存重建,加剧对海运能力的竞争,航运公司的运力调控也让高运价从美线蔓延到其他航线,造成全球性运价上涨。


此外,因为疫情因素、港口或航道拥堵等外生事件冲击,比如苏伊士运河堵塞以及疫情导致的港口关闭,使船舶准时率降低,8月26日Sea-Intelligence数据显示,7月全球航运指数准班率降至35.6%,集装箱船舶平均延误一周。


制造业海外转移风险或将加剧?


出口产品无法按时出货;同时,运价上涨显著推升出口企业成本等,都是“一箱难求”的直接影响。


“成本上升、资金无法顺利回流,‘有订单无利润’会挫伤企业进行出口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企业接单意愿。”王孝松说。


现实确实如此。很多企业已反映部分订单因运输困难导致产品积压严重,仓储费、运输费不断挤压利润,一些企业已开始拒绝或推迟海外新订单。


从统计数据来看,尽管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发展势头良好,但PMI指数中出口订单指数连续5个月下滑,王孝松指出,这预示着外贸出口企业信心不足,且出口后劲不足,中国出口在未来将存在一定压力。


“疫情冲击下的海运价格飙升,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今后的全球性问题。”石先进认为,目前正处贸易旺季,港口拥挤、库存积压与海外订单短缺,会继续推动海运价格上涨。这会使企业意识到多中心布局产能的重要性,他们有可能将供应链布局到市场更近的地方,即产业转移。


此外,石先进认为,长期内可能会受外国价值链调整政策的影响,部分行业或产业面临转移风险,全球价值链使相隔万里的各国生产机器联系在了一起,任何一个地方的延误累计都会冲击到其余地方,在重服务业、轻制造业的西方世界什么都缺。


2021年2月,拜登要求美国联邦政府部门和机构对关键产品和行业供应链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解决美国供应链的脆弱性和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美国制造业重振计划和美国供应链安全规则。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石先进说。


外贸企业如何“自救”?


面对“一箱难求”的窘境,外贸企业该如何“自救”?


王孝松认为,大企业可以购买集装箱,并且包船运输货物。中小企业可以信息和资源共享,采取“拼船”的方式,联合起来租船订舱。出口企业还可以“错峰”出口,这就需要行业协会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这是全球性的系统风险,外贸企业自身无法凭一己之力化解。但可以有以下短期备择方案。”石先进建议:


一是对少量紧急的客户需求用空运来替代,但费用昂贵;


二是通过陆运替代部分海运运力,例如中欧班列,但可能运量小、价格贵而且不容易订到;


三是在新订单合同中锁定运价风险,将运价风险转为客户全部或部分承担,但可能会影响销售。


石先进认为,加工贸易企业由于两头在外,海外总部接下的订单不断转到国内,面对货物积压也只能照单生产。长期来看外贸企业仍需要苦炼内功,强化技术和战略转型,从加工代工向一般贸易转型,培育自主品牌和销售渠道。



推荐阅读

多地表态“房价不许降”?这事没表面那么简单!


借张脸实现“游戏自由”?还要考虑这些问题!


1.46亿!



编辑:陈昊星

责编:魏   晞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